湖北信康医药化工有限公司 | Tel : | E-mail:      
搜 索
关于我们 产品中心 新闻中心 合作伙伴 在线留言 联系我们
氨基酸及其衍生物 抑制剂 常见氨基酸及蛋白质类药
L-胱氨酸
发布者:信康   浏览次数:
  • 产品名称:L-胱氨酸
  • CAS:56-89-3
  • 别名:3,3’-二硫代二丙氨酸;L-3,3’-二硫代双(2-氨基丙酸);L-膀胱氨基酸;L-胱胺酸;胱氨酸;双-β-硫化丙氨酸;双半胱氨酸`;双巯丙氨酸
  • 英文名:L-Cystine
    • 熔点 >240 °C (dec.)(lit.)
    • 比旋光度 -224 º(c=2 in 1M HCl)
    • 密度 1.68
    • 折射率 -222.5 ° (C=1, 1mol/L HCl)
    • 储存条件 Store at RT.
    • 溶解度 1 M HCl: 100 mg/mL
    • 形态Powder/Solid
    • 酸度系数(pKa)1.0, 2.1, 8.02, 8.71(at 25℃)
    • 颜色White
    • 水溶解性 0.112 g/L (25 ºC)
    • Merck 14,2782
    • BRN 1728094
    • 稳定性Stable. Incompatible with strong oxidizing agents.
    • CAS 数据库56-89-3(CAS DataBase Reference)
    • NIST化学物质信息L-Cystine(56-89-3)
    • EPA化学物质信息L-Cystine(56-89-3)
    • 含量分析按凯氏定氮法测定含氮量,试样量取200mg,L-氨酸等于N×8.58。
    • 毒性可安全用于食品(FDA§172.320,2000)。LD50 25g/kg鼠,经口) 。
    • 使用限量作为氨基酸源,应占食品中总蛋白质量的2.3%(FDA§172.320,2000)。
      作为面团强筋剂,限占面粉量的0.009%(FDA§184.1271,2000)。
    • 食品添加剂最大允许使用量最大允许残留量标准
      • 添加剂中文名称
      • 允许使用该种添加剂的食品中文名称
      • 添加剂功能
      • 最大允许使用量(g/kg)
      • 最大允许残留量(g/kg)
      • L-胱氨酸
      • 食品
      • 食品用香料
      • 用于配制香精的各香料成分不得超过在GB 2760中的最大允许使用量和最大允许残留量
    • 化学性质 白色片状结晶或结晶性粉末;极微溶于水;不溶于乙醇及其他有机溶剂,易溶于稀酸和碱性液中,在热碱液中易分解;pI4.6;分解点为260-261℃;比旋光度[α]20D-223.4°(0.5-2.0mg/ml,5mol/L HCl)。
    • 用途 用于生化研究,生物培养基的制备,医药上用于肝炎、放射性损伤的防治、各种秃发症、及药物中毒,也可用于急性传染病、支气管哮喘、神经痛及湿疹和烧伤的辅助治疗。
    • 用途 用于医药、食品、化妆品等行业
    • 用途 用于医药、化妆品、食品添加剂等
    • 用途 营养增补剂、调味剂。用于奶粉的母乳化。面团筋力增强剂,用于焙烤食品(酵母发酵剂)、发酵粉。
      医药上用于促进伤口愈合.治疗皮肤过敏症,解毒剂,造血剂等。
    • 用途 胱氨酸是氨基酸输液和复合氨基酸制剂的重要成分, 用于防治先天性同型半胱氨酸尿症、各种秃发症、肝炎、放射性损伤以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巨细胞减少症和药物中毒。 另外还用于急性传染病、支气管哮喘、神经痛、湿疹以及烧伤等的辅助治疗。
    • 用途 重要医药中间体,制备复方氨基酸口服制剂或输液,染化剂,化妆品,乳制品添加剂,油脂抗氧剂等。还用于重金属解毒剂,肝炎等药物。有促进机体细胞氧化还原能力,增加白血球防止病原菌发育,可白血病减少症,冠心病,防治脂肪肝肝硬化,促毛发生长防皮肤老化,也伤寒痢疾、流感等、气喘、神经痛、湿疹及各种中毒疾患。
    • 用途 某些肿瘤细胞系需要胱氨酸或在培养基中半胱氨酸;各种微生物的生长必须物质
    • 用途 L-胱氨酸是饲料营养强化剂,有利于动物发育,增加体重和肝肾机能,提高毛皮质量。
    • 用途 用于生物化学和营养研究,医药上有促进机体细胞氧化和还原机能,增加白血球和阻止病原菌发育等作用。主要用于各种脱发症。也用于痢疾、伤寒、流感等急性传染病、气喘、神经痛、湿疹以及各种中毒疾患等,并有维持蛋白质构型的作用。也用作食品调味剂。
    • 生产方法 L-胱氨酸是在1810年由Wollaston从膀胱结石中发现的。1832年,Berzelius将其命名为胱氨酸,它是一种含硫氨基酸,在蛋白质中有少量存在,多含于头发、指爪等的角蛋白中。也可以采用合成法得到。工业上从毛发中提取,收率可达7.5-8%。实际生产中有的只达5%。
    • 生产方法 目前国内外均以提取法生产。一般从毛发中提取。将干净的猪毛80kg,投入160kg30%的盐酸中,25min内搅拌升温至110.5℃,并于115℃左右水解9h,用涤纶布过滤去杂质,滤液用20%-30%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PH=4.8,静置结晶,甩滤得粗品胱氨酸。将粗品溶解于1.0-1.5mol/L的盐酸中,升温至80℃,加入粗品质量8%-10%的活性炭,搅拌30min后趁热过滤。滤液于80℃下用工业氨水中和至PH4.8,趁热过滤(滤液可回收酪氨酸)得胱氨酸。将此产品溶解于1mol/L的盐水中,加热至80℃,并假如5%的活性炭脱色,再加入0.1%的乙二胺四乙酸(EDTE)脱铁,搅拌30min后趁热过滤。滤液于80℃下用氨水中和至PH=4.8冷却、结晶、分离,并用水洗涤至不含氯离子、铁离子为止,于60-70℃下干燥得成品。
    • 生产方法 目前虽然氨基酸生产的发酵法和酶法发展迅速, 而且生产成本下降, 使生产氨基酸的蛋白质水解法受到很大冲击, 但有些氨基酸采用蛋白质酸性水解的生产方法仍不可忽视, 如胱氨酸、组氨酸、精氨酸、亮氨酸、酪氨酸、丝氨酸等几种氨基酸仍主要采用水解法。 因为我国有丰富的天然蛋白质资源,如人发、猪毛、废蚕丝等都是很好的原料。 胱氨酸一般用猪毛或人发作原料, 经酸水解, 分离纯化(采用等电点沉淀法)来制备。猪毛或人发[HCl(水解)]→[110-117℃, 6.5-7h] 水解液[30%-40% NaOH(中和)]→[调至pH4.8, 静置36h,过滤]L-胱氨酸 粗品I
      粗品I[HCl, 1%活性炭(精制)]→[85℃, 保温脱色0.5h]滤液[12% NH4OH(中和)]→[调至pH3.5-4]L-胱氨酸
      水解 在水解池(罐)中, 放入10mol/L 的HCl 1000kg, 加热70-80℃后, 再投入洗净并干燥的猪毛或人发约为盐酸的一半量(500kg)继续加热至100℃时开始调控温度, 使其在1-1.5h 内升温至110-117℃, 保温水解7h (自100℃时计), 出料过滤, 取滤液(水解液)。
      中和 水解液引入中和池,逐渐加入30%-40% NaOH 溶液并不停搅拌, 将水解液调至pH4.8停止加碱。 再继续搅拌15min, 复测pH使为4.8得中和液, 静置36h, 过滤取沉淀, 离心甩干得L-胱氨酸粗品I。
      粗制、中和 取L-胱氨酸粗品I约200kg, 加10mol/L的 HCl液120kg, 水480kg (共800kg), 加热溶解, 并不停搅拌, 当升温至80℃时加入粗品溶液重量2%的活性炭(约16kg)并保温80-90℃脱色0.5h, 过滤去活性炭,得到的滤液用30%的NaOH溶液调其pH值, 并不停搅拌, 使其pH4.8, 静置结晶, 再析出上层清液后,底部沉淀结晶甩干得L-胱氨酸粗品II。
      精制、中和 取上述L-胱氨酸粗品II 50kg, 加入1mol/L的HCl溶液250L, 搅拌并加热使其溶解, 升温至70℃时, 加入粗品II盐酸溶液重量1%的活性炭(3kg)升温85℃保温脱色0.5h, 过滤去活性炭,得无色透明滤液。 再加入1.5倍重量的蒸馏水, 加热75-80℃, 搅拌用12%氨水中和至pH3.5-4.0, 趁热将结晶上面的母液吸出, 底部结晶过滤, 并用蒸馏水洗去无氯离子, 抽干, 真空干燥得L-胱氨酸。
    • 生产方法 由毛发加水分解后,利用其难溶性,可与其他水解物分离而得。因易起外消旋作用,故可利用盐酸盐的溶解度差加以精制。
    • 生产方法 以毛发等为原料,经酸水解后中和结晶,然后过滤精制而得。